第五课 普通书信简介与希伯来书
普通书信
普通书信
(General Epistles)之为名,主要在乎它们的性质,因它们不是为某一地方教会写的,而是给整个的、普世性的、一般的教会,故普通书信在广义上乃是致教会的公函。「普通书信」在现今圣经的次序亦为年代上的编排,略论如下:
希伯来书 |
正典搜集家认为它乃保罗之手笔,故居普通书信之首位,保罗书信之末。 |
雅各书 |
普通书信最早著成的一卷。 |
彼得前后书 |
随雅各书之后。 |
约翰书信 |
最后书成。 |
犹大书 |
居末之因非年代上之编排,而是因其篇幅较短。 |
一、普通书信共览(一)
就主题性质而言,概括来说,「希伯来书」与「约翰一书」颇着重基督论;「雅各书」及「彼得前书」则强调信徒的伦理生活;「彼得后书」与「犹大书」则偏重末世论;「约翰二、三书」重教会生活;然而他们各自对信徒在生活方面有不同的造就。
希伯来书 |
雅各书 |
犹大书 |
|
日期 |
A.D.64-67 |
A.D.45-48或62-64 |
A.D.67-68 |
地点 |
不详(士班雅) |
耶路撒冷 |
耶路撒冷 |
主旨 |
基督的超越 |
信心与行为 |
力辩真道 |
大纲 |
一、基督远超犹太教 1. 超越天使(来1~2章) 2. 超越摩西(来3章) 3. 超越约书亚(来4章) 4. 超越亚伦〔祭职〕 5. 超越帐幕〔旧约〕 二、基督徒生活 1. 信(来10章下~11章) 2. 望(来12章) 3. 爱(来13章) |
(5个对比) 一、试炼与试探 二、信心与行为 三、舌头与行事 四、靠己或靠神 五、赏赐与祷告 |
一、假师傅之辨 二、真信徒之辨 1. 记念主言 2. 建造灵命 3. 坚守主爱 4. 怜悯别人 |
普通书信共览(二)
彼得前书 |
彼得后书 |
约翰一书 |
约翰二书 |
约翰三书 |
|
日期 |
A.D.64 |
A.D.66 |
A.D.80 |
A.D.80 |
A.D.80 |
地点 |
罗马 |
罗马 |
以弗所 |
以弗所 |
以弗所 |
主旨 |
为主受苦 |
防备异端 |
行在光明中 |
行在真理中 |
接待主工人 |
大纲 |
两书之对比 |
一、神是光(约一1~2章) |
一、彼此相爱 |
一、该犹该 |
|
在苦难中向主忠贞(教外的仇敌) |
在异端中向主忠贞(教内的仇敌) |
1.与光明神相交 |
二、防备异端 |
称赞 |
|
应付苦难之钥:盼望 |
应付异端之钥:知识 |
二、神是爱(约一3~4章) |
该用 |
||
基督徒之生活: 一、在救恩确据下看(彼前1~2章上) 二、在受苦榜样下看(彼前2章下~3章上) 三、在再来盼望下看(彼前3章上~5章) |
一、当长进(彼后1章) 二、当防备(彼后2章) 三、当记念(彼后3章) |
2.在神爱中行事 三、神是生命(约一5章) 1.与永生神相交 2.在永生路行走 |
二、普通书信的重要
A.
见证耶稣基督的真实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见证主耶稣之本性及救赎工作。
B.
描述新约教会的情形这些书信透露新约教会里外的情形。在教会内异端日增,可是信徒合一;在教会外逼迫日增,但信徒愈加忍受。
C.
辅证保罗书信的真理从内容看普通书信与保罗书信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D.
透露初期教会的情形进一步透露初期教会雅各、彼得、约翰、犹大对教会群羊的关顾。
希伯来书(共十三章)
作 者:
不详日 期:
A.D. 64~66地 点:
不详(可能在士班雅)受书人:
住在罗马城里的犹太人目 的:
本书目的有护教性、布道性、劝慰性,并指出耶稣基督远超过犹太教。主 旨:
基督的超越性钥 节:
八章六节简 介:
希伯来书是作者写给一群面临逼迫的信徒,就是住在罗马城里的希伯来人(即犹太人),这社群中有已归信基督的犹太人,也有仍在等待基督(弥赛亚)来临的犹太人,故当中有信的也有不信的。但因所处的政治背景,他们之中的犹太基督徒饱受各种迫害,以致信心有些动摇,甚至有人后悔成为信徒,欲转回犹太教,因罗马政府只承认犹太教是犹太人合法的宗教。也有些犹太教徒已听过福音许多遍,在救恩边缘徘徊,只要再进一步接受便可获得神赐的应许(即永生),但因目睹基督教被定为非法之宗教,这些人便裹足不前,不欲继续追求下去,只一心一意要躲在合法的犹太教里。 有鉴于此,作者便写成这一重要的神学钜著,宗旨有三:1.
强调耶稣之超越性,祂是神的儿子,祂的地位超过旧约的众先知,也比天使和摩西高,神立祂为永远的祭司(四14,八1)。2.
鼓励在救恩边缘的犹太教徒,勿忽略神全备的救恩(二3),勿以不信的恶心对待神(三12),勿再重钉神的儿子于十架上(六6),勿视神儿子的血为平常(十29),勿轻看神是烈火的神(十二29)。3.
安慰信徒,不要气馁、灰心、退后,以历代的信心伟人及耶稣为榜样,切勿丢弃信心,努力奔走前面的路,忍受各种苦难,得到神的应许及天上永远的家乡。希伯来书又被誉为「至圣所之书」,因它专论基督并祂在天上为大祭司。大祭司在至圣所中事奉,犹如基督现今在「天上的至圣所」中,每日为人祈求一般。
本书的主题主要分二大段:(1)基督的超越(一4~十18);(2)基督徒的超越(十19~十三17),以及引言(一1~3)及结语(十三18~25)。
本书特征
1.
为新约书卷中在作者、读者、著作地点、日期等题目上最隐晦不明的一卷。也为新约书卷中文学最深奥与优美之书卷。本书开始时像论文,接下去像讲道,结束时像书信。2.
全书充满旧约的气息(约有86次清楚引用旧约)。3.
全书为一本「基督论」,彰显耶稣基督的本性与救赎工作,特别是祂的神人二性。并且在新约中,除罗马书八章卅四节外,只有本书介绍基督现今在天上的工作(七25)。4.
在丰富的教义中穿插五篇警告短文,具布道性,以未信者为对象(二1~4,三7~四13,五11~六20,十26~39,十二14~29)。5.
全书以信靠神(六1)、靠近神(十22)为中心。6 .
钥字包括有「更美」(17次)、「圣洁」、「罪」、「祭司」、「大祭司」(10次)、「血」(25次)、「约」(21次)、「永远」(17次)、「务必」(13次)、「完全」(11次)。
■ 作业(讨论题目):
试将希伯来书之大纲与章题以图表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