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
马太福音(共二十八章)
作者:
马太。马太原是税吏(太九9),后蒙主呼召拯救,并蒙拣选编写犹太人之王弥赛亚的事迹日期:
A.D. 45~50地点:
耶路撒冷对象:
犹太人目的:
证明耶稣为旧约预言之「弥赛亚」(意「受膏者」),并记载以色列国如何弃绝耶稣为他们的弥赛亚王之过程及后果主旨:
以色列的王钥节:
廿一章四十三节简介:
马太福音是旧约的续集,又是旧新两约间的桥梁,亦是新约四福音书之后各书卷的基础及引言。它不只是护教学课本、基要信仰手册、信徒生活指南,更是传福音不可忽略的蓝图,因它强调天国的福音是全人类的福音。
本书特征
1.
犹太色彩浓厚。2.
引用旧约经文最多,共约一百二十九次。3.
论「天国」主题最详尽。4.
「谈论」记录最多:(1)
登山宝训(5~7章)。(2)
差派门徒(10章)。(3)
天国比喻(13章)。(4)
谦卑与饶恕(18章)。(5)
斥责法利赛人(23章)。(6)
橄榄山谈论(24~25章)。
5.
惟一预告「教会」(太十六18,十八17)的福音书。6.
最富系统性的证述主题。马可福音(共十六章)
作者:
马可日期:
A.D.65地点:
罗马对象:
罗马人目的:
指出耶稣基督乃是旧约预言的「神的仆人」、神的弥赛亚主旨:
神的仆人钥节:
十章四十五节简介:
马可福音是四福音书中最短、最简单的一卷,简洁有力地叙述基督的生平。马可很少给予评论,他让故事本身表达出这位神的仆人,不停地传道、医治、教导,最后为罪人而死。
本书特征
1.
本书重事实,而不重论题,马可记载耶稣十九个神迹、五个比喻。2.
马可福音行文简洁、清晰。本书是一个历史性的叙述,把主耶稣基督及祂的工作,作一代表性之描写。3.
本书强调耶稣的人性,在马可的笔下,耶稣满有慈心怜悯,人见人爱,其教训也是人人喜欢(十二37)。4.
本书强调「耶稣受苦」,五分之二的篇幅是叙述「受难周」之事件(11~16章)。5.
本书为「信心之神学」,九章廿三节为本书有关「信心」的最佳诠释:「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五章卅六节:「不要怕,只要信」。6.
本书指出主为神的仆人,无家谱及早年之身世,只有殷勤作工之纪录,所以「立刻」这字用了四十三次,中文有时也翻译为:就、随即、立刻、即时、速忙、便等字。7.
本书与使徒行传十章卅四~四十三节彼得讲道内容相同。8.
本书少引用旧约经文,马可仅引用旧约经文一次(一2~3),也少提到犹太背景之事,如不能避免时,总是加以解释。
路加福音(共二十四章)
作者:
路加日期:
A.D.58地点:
该撒利亚对象:
提阿非罗目的:
指出耶稣为旧约预言之「人子」、神的弥赛亚,是完全人、是世人之典范主旨:
神的完人钥节:
十九章十节简介:
路加这位外邦医生所叙述的福音,是按主题之次序呈现耶稣的生平。路加所写的福音书是四福音中最长、最丰富的一卷,呈现耶稣基督是全人类的救主,祂来寻找并拯救罪人。
本书特征
1.
描述耶稣的人性较其他福音书生动,对主耶稣之诞生与童年记载特别多。2.
有最优美的文学体裁,出现最多医学名词(超过四百个)。3.
书中二十三个比喻中,十四个是独有的,其中「浪子回头」之比喻及「好撒玛利亚人」之比喻脍炙人口。4.
强调圣灵在人身上的工作。5.
多提「救恩」及「赦罪」方面的故事,故也称为「恩惠的福音」或「赦罪的福音」,并多提及外邦人得救。■ 作业(讨论题目)
试分别将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及路加福音的大纲与章题以图表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