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个别经验而有的偏见

 

例解213  :“起来向南走”

 

    徒八26——“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那路是旷野。”

    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个基督徒在逃避空袭时,躲在一道田沟里。但不久心中一直想起一节《圣经》,好象有一个声音对他说:“起来,向南走。”那是使徒行传八章26节圣灵对腓利说的话。这句话那么有力地感动他,很象有人对他说话那样。他就顺服那个声音,起来向南走了几百码,躲到另一道田沟里。后来,所有在他原先躲藏的田沟的人都被日机扫射死了。于是他就一直以为,要明白《圣经》不在乎花时间研读,全在乎听圣灵的声音。

    其实那一句经节,只是他个人特殊经历中的一次非常的应用而已!根本不能当作领会《圣经》的原则。可能在他一生中,神只在那一次用了那句经文提醒他,却不是说神会每次都这样对他说话,更不应教别人这样听从神的指引。

    更重要的是:神要我们正确的领会《圣经》的意义,然后圣灵在我们心思中运行,而指引我们当行的事,如罗马书十二章1-2节所说的,我们必须先完全奉献自己,只求神的喜悦,不求自己的喜悦。这样,我们的心思就会在经常奉献的心态中,更新而变化,便能运用没有自己成分的心思,“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了!

 

例解214  :浸礼和滴礼

 

加一10——“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么?若仍旧讨人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

    所有服事主的人,要准备专心求主的喜悦。这样才能看清楚真理亮光,才能明白《圣经》。但有时虽有求主喜悦的心志,仍难免受自己所在的工作团体、宗派立场的影响而在解经上有偏见。

    我们现在还不断看见在教会的圈子里,有人想发展某方面的工作,或发表某种工作上的个人主张,就设法从《圣经》中找一些根据,来印证自己的主张。这种态度最容易误解《圣经》。

    有些人自己工作的立场使他必须赞成某种的解释。象这一类的人读《圣经》都是先有了自己的主意,然后想找到可以采用的经文,来支持他准备要作的事。凡是这样读《圣经》的人,误解《圣经》的机会,比他能正确了解的机会多得多。因为他不是要跟从主,是要主跟从他。他不是真的要顺服真理,是要把真理解释到与他的主张一致为目的。例如:

    有些人认为信徒受洗应该用“滴礼”。另有人认为该用“浸礼”。假如主张浸礼的人是在浸信会工作,是必须受浸的;另一人是在长老会工作,是一定要行滴礼或洒水礼的;如果有了这样宗派信仰的背景,带着工作上必须站的立场来看《圣经》,不论“浸”或“滴”或“洒”,都不会得到完全正确的答案。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必须有的“解释”在先。我们不过是要从《圣经》中再找到更充分的理由,来支持我们已经确定的立场而已!

    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对真理不该有坚定的立场,而是说,我们不该先有了自己必须坚持的信条,然后去寻求真理。我们自己必须是一个没有什么“不得不”坚持的人,才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否则,根本就不可能看到《圣经》的真理的正意。要在看到《圣经》的正意之后,才坚持所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