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要明白《圣经》的人,必须倚靠圣灵的启导。无论什么参考书,都比不上圣灵的教导。主耶稣在世时,曾应许赐下圣灵,引导我们进入真理(约十六13)。他复活后,又在向门徒显现时,“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约二十22)。“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路廿四45)。这些宝贵的事实,似乎都被今日研读《圣经》的人遗忘了。
现代人所谓靠圣灵指引,就是:他们的理智加上参考书。我们并非要轻忽参考书的重要,却要特别提醒读者更应倚靠圣灵。读经时最拦阻圣灵的启导的,就是人自己的偏见。各种以自己为中心的偏见,使圣灵在我们心中没有地位,没有感动力,以致不能正确的了解经文的正意。
造成偏见的因素很多,如:不信神的大能、先入为主的成见、个人特殊经历、不同的工作立场、逃避个人信仰上所面对的困难、想利用《圣经》达到个人的目的……等。在此略举几个例子,让我们避免陷入这类情形之中,虚心领受圣灵的教导。
一、因不信而有的偏见
例解209:撒都该人的故事
可十二18、20-23——“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他们来问耶稣说……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留下孩子。第二个娶了他,也死了,没有留下孩子。第三个也是这样。……当复活的时候,他是那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七个人都娶过他。”(参可十二18-27全段)
注意在此所引经文第一句“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可见他们不信复活。他们原是重视摩西律法的犹太党派,多半是富裕阶层,对圣殿事奉有很大影响力,但他们不信复活——“因为撒都该人说,没有复活,也没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赛人却说,两样都有。”(徒廿三8)(另参考新国际版《新约注解圣经》)。
大概因他们认为摩西五经中未有死人复活的记载。因而引用摩西在申命记廿五章5-10节的话试探耶稣关于复活的事。他们说按摩西的吩咐,人若娶妻没有儿子便死了,他的兄弟就要娶他的嫂子,把生下的长子归在他长兄名下;但有兄弟七人,都娶过这嫂嫂,都没有儿子,最后这女人也死了,那么到了天上她是谁的妻子?耶稣就回答他们说:
可十二24——“你们所以错了,岂不是因为不明白圣经,不晓得神的大能么?”
他们不明白《圣经》,不是因文字语言的缘故,是因不信而固执偏见。整个故事是因不信编出来的,以致无法领悟神的大能。这“大能”按下文应包括死人复活,以及在天上的属灵境界中的天使不娶不嫁的生活状况。
当摩西这样吩咐以色列人时,他们还没有得着迦南地为业。摩西吩咐以色列人为长兄留下名分,也就是留下可以分迦南地业的权利。这是一种具体的信心的表现。撒都该人竟然引用这事试探那稣,作为他们不信复活的一种质疑之论据,恰好与摩西要增进以色列人的信心的原意相反。
如此误解《圣经》,无非因不信而误解,不是因不明原文。撒都该人所以不信复活,因他们认为摩西五经中按字句没有提及复活的事。所以下文主耶稣引用神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反驳他们。神是活人的神,不是死人的神。若他们的列祖没有复活,神岂不是死人的神么?
主耶稣的回答,不是按字句表面的记载,是按字句背后所涵盖的实情。神既是他们列祖的神,又是活人的神,当然他们的列祖活 在神前,且要与众圣徒同样复活了!于是他们不敢再说什么了!
例解210:五饼二鱼的故事
可六41-44——“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众人。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门徒就把碎饼碎鱼,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吃饼的男人,共有五千。”
上文撒都该人不信复活而误解误用《圣经》,现代不信《圣经》的人也说类似的话。他们说五饼二鱼的“神迹”,其实不是耶稣使五饼二鱼可以喂饱五千人,而是听众大多数人有带饼,不过都不肯拿出来。后来看见小孩献出五饼二鱼,于是大家都把带来的饼和鱼拿出来,所以大家都吃饱了。
事实上,只要稍微留心读《圣经》就知道,当时的大聚会不是预先筹备好有计划的聚会,而是临时性的聚会,甚至可能听众在听道中不断增加。这种情形,纵或有人带饼也不会多,也必然不够,而且怎能剩下十二篮呢?何况他们根本不知道耶稣讲道讲多久。
不信《圣经》的结果,使人凭人的理智推想《圣经》,而发生错误的解释。所以我们若要正确的了解《圣经》,必须对《圣经》的记载和神的大能有信心,并倚靠圣灵的启迪(约十六13;林前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