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件的预表
例解185:会幕的布置
来八1-2——“我们所讲的事,其中第一要紧的,就是我们有这样的大祭司,已经坐在天上至大者宝座的右边,在圣所,就是真帐幕里,作执事。这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
物件的预表,主要是会幕里的圣物。因为希伯来书八章1-5节很明显的说,地上的帐幕是预表天上的真帐幕,而地上的大祭司供奉的事,不过是天上的事的形状和影象(来人5)。希伯来书九章1-10节简记旧约帐幕的布置时,也是偏重于解明帐幕可表明基督的救恩。
所以下文九章9-10节说:“那头一层帐幕作现今的一个表样”。“头一层”也可翻作“头一个”,明说旧约的帐幕是一个表样。10节的末句说:“这些……都不过是属肉体的条例,命定到振兴的时候为止”。所谓“振兴的时候”即11节头一句“现在基督已经来到”的时候。换句话说,会幕和会幕的布置和有关会幕的各种条例都是“表样”,基督和他救赎的工作,就是这些预表的实体。其中有些经文相当明显的按属灵意义应用在基督或教会方面。如:
例解186:至圣所的幔子
会幕里隔开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预表基督的身体。新约《圣经》明说,那幔子是指基督的身体:
来十20——“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主耶稣被钉十字架受死断气时,那隔开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太廿七50-51),那是基督受死时的神迹之一,非常有力的证明那幔子是预表基督的身体。神亲自用神迹来证明这“幔子”所预表的是基督。
例解187:金灯台
启一12——“我转过身来,要看是谁发声与我说话。既转过来,就看见七个金灯台。”
启一20——“论到你所看见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和七千金灯台的奥秘。那七星就是七千教会的使者。七灯台就是七个教会。”
旧约圣所里的金灯台,是整个圣所和至圣所唯一的光源。这金灯台预表基督和他买赎的教会。会幕中只有一个金灯台,建造圣殿时则有十个(王上七49)。
约翰在启示录异象中所见的金灯台,共有七千。一章20节明说,七灯台就是七千教会(启一20)。
主耶稣在世时说:“我是世上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约八12)。施洗约翰宣告他是为那真光作见证的,而那真光显然是指耶稣基督(约一7-9)。
所以金灯台预表基督与属他的教会是世界的光。教会在黑暗的世代中,应象在圣所中发光的灯台。
例解188:祭物
弗五2——“……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
基督不但为我们舍己,而且把自己“当作……祭物”那样舍己。基督不但是大祭司,他自己也作了“祭物”。所以旧约献在坛上的牛羊,预表耶稣基督将自己献上。他取了一个血肉的身体,为我们受死赎罪。所有旧约的祭牲,无论是公牛山羊,都是从不同的角度,预表耶稣基督怎样为我们献上自己为赎罪祭和燔祭。施洗约翰介绍耶稣基督时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一29)
基督是我们代罪的羔羊,在旧约创世记第四章亚伯献祭已经隐藏着这观念。
例解189:烧香
启八3——“另有一位天使拿着金香炉,来站在祭坛旁边。有许多香赐给他,要和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献在宝座前的金坛上。”
“香”预表情徒的祈祷,是《圣经》自己的用法。旧约祭司要经常在圣所的金香坛上烧香,但烧香时的碳火却要出到外院的燔祭坛上取。希伯来书九章4节的金香炉就是祭司取火的工具。第一任的祭司亚伦的两个儿子,因用“凡火”烧香而立即受惩罚。(利十1-2——所谓凡火即不是从燔祭坛所取的火)只有燔祭坛的火可以用在金香坛上烧香,因为:
①燔祭坛是献上赎罪祭的坛,按属灵意义是靠基督赎罪的功劳,祈祷才可蒙悦纳。
②燔祭坛上的火,第一次燃点,是神自己降火燃点的。“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在坛上烧尽燔祭、脂油。众民一见,就都欢呼,俯伏在地。”(利九24)
注意:用凡火烧香立即受罚而死,是历史事实。这事实说明神对于在燔祭坛取火之属灵意义的重视。因燔祭坛上的火可使人在香坛烧香而蒙悦纳,是表明基督受死的功劳,可使神垂听人的祷告。故旧约仪式之所以重视并非仪式本身有什么功效,而是仪式所表明之属灵意义的重要。所以摩西谨慎的照着神所指示的样式建造会幕各种物件,因那些物件和事奉,是天上真帐幕的形状和影象(来八5)。
例解190:约柜
不少解经家同意约柜预表耶稣基督。但新约《圣经》却没有直接引用或套用于基督身上,所以我们不肯定约柜是预表基督。但从《圣经》对约柜的记载看来,可象征基督或神的同在。略举数例如下:
(1)约柜被安放在至圣所,是至圣所独一的圣物,表明基督与神同等,是独一的“救主神”(提前一1)。
(2)约柜内存有:
①盛吗哪的金罐——吗哪表明基督是我们的天粮。
②亚伦发芽的杖(民十六章)——亚伦的枯杖发芽象征死而复活,证明他是神所拣选的大祭司,好比基督死而复活成为我们天上的大祭司。
③两块约版,指出埃及记卅四章重写十诫之石版,好比基督成全了律法。
(3)旧约的大祭司每年只一次进入至圣所,为自己和百姓赎罪(利十六章),并弹血于约柜的施恩座上。这些仪式并不真正能赎罪,却表明基督的血才能真正赎罪(来九12,十11-14 )。
(4)旧约以色列人行程中,由祭司抬约柜在前头为他们领路(民十33)。过约但河时,抬约柜的祭司“在百姓的前头”,他们的脚一踏入水,约但河水即从上流停注(书三14-17)。好比基督引领选民的路程。
(5)启十一19——“当时神天上的殿开了。在他殿中现出他的约柜。随后有闪电、声音、雷轰、地震、大雹。”
天上神殿中的约柜就是神所在之处,所以旧约约柜是神同在的表记。约柜被掳则表明神的荣耀离开以色列人的意思——“他又说,荣耀离开以色列,因为神的约柜被掳去了。”(撒上四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