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事与人物

  

 很多基督徒听到传道人讲到旧约的预表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以为预表是可以随意按灵意解释的,因而在教会中产生了两种情形:

    ①有些信徒很大胆的,随便将《圣经》中的人物或事迹用灵意预表某事,且应用作信徒生活的根据。

    ②另一种人却偏向于反预表,或反对任何按属灵实意领会的解经。

    事实上“预表”是神自己完成《圣经》启示的写作步骤之一。《圣经》本身故意先用预表,后来再加以解明,这种写作的程序,是神自己将他的启示显示给人的一种方法。没有人有权随意解释预表或按人一己的喜好强解,也没有人有权否定《圣经》用预表这种写法,或拒绝新约《圣经》这种按属灵意义引用旧约经文的写作方式。我们只能接受《圣经》本身对预表的解释和灵意的引用,并承认那就是正确的解释。

 

例解171:节期与安息日

 

    西二16-17:——“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期、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注意:“这些”就是指上文节期、月朔、安息日,也就是旧约律法所写的那些宗教礼仪方面的规条,都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本节解释了旧约各种节期、月朔、安息日等规条,都是预表以后要来的耶稣基督和他的救法。

    安息日——虽然按以色列人来说,真的是在星期六安息日不作工,但按属灵的意思,却是预表主耶稣为我们预备在他里面的安息(太十一28;来四1),将来我们还要进到永世里永享安息。

    来四9-10——“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样。”

    可见,来四9-10是《圣经》自己对“安息日”属灵意义所作的解释,我们无权否定。所以预表几乎不可能不按属灵意义解释。这种“灵意”不是人随意的构思和推想,而是《圣经》本身的引用中所表现的观念。

 

例解172:祭司与会幕

 

    来八4-5——“他若在地上,必不得为祭司,因为已经有照律法献礼物的祭司。他们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象……。”

    来十1——“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象……。”

    这两处经文也清楚讲明旧约的祭司在会幕里的事奉,实际上是预表耶稣基督的工作。因为地上的帐幕和其中的祭司所“供奉的事”,不过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象”罢了。所以,我们只能接受并依循《圣经》的解释法,讲解旧约预表。

    为什么神要一再地叮嘱摩西,警诫他谨慎作会幕各样的物件,且要照着在山上所指示他的样式?因为帐幕里的一切是用来表明天上的真帐幕的。地上的祭司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影儿,基督才是真象。可见整个摩西律法,以及这律法下以会幕为中心的事奉都是预表。

    因此旧约的预表,都有新约《圣经》明文的根据。整卷希伯来书有许多关乎这方面的解释。“预表”既不能凭人的私意讲解,也不能凭人的私意抹煞或贬抑其价值。《圣经》中的预表,绝大多数指向耶稣基督和他救赎的工作。但也有少数的预表指向教会。

 

一、史事与人物

 

例解173:方舟内外

 

    彼前三20-21——“就是那从前在挪亚豫备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借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

    挪亚按神的吩咐进入方舟,并经过洪水,是人类历史的大事(创世记六至八章)。使徒彼得曾提到挪亚的洪水的故事,如何表明浸礼的意义(那意义即与主同死同葬同复活——罗六3-4)。挪亚怎样借着方舟经过洪水而得救,我们也怎样因耶稣基督为我们受了罪的刑罚(十字架的洗——可十38),与他同死同复活而得救。

    整个方舟的设计与进入方舟的时刻,完全由神计划。挪亚无法预知洪水有多大,怎样的船才足以渡过神降洪水的毁灭。只有神才知道。挪亚一家完全因信进入方舟,所有在方舟里的都得救,方舟外的都灭亡。基督死而复活所成就的救恩,也是如此。所有借着信而进入基督里的都得救,基督以外的都得自己应付神公义的审判而被定罪(约三17-18)。

    希伯来书十一章提到挪亚的信时,把他跟以诺、亚伯拉罕、摩西……等有信心的人同列。旧约有信心者的弥赛亚观念,是包含了神的受膏者、救主、君王、应来的那一位先知等观念在内的。挪亚的信是借着他所造的方舟的预表显明出来的。

    基督在世时,曾用挪亚的日子,跟他再来审判万民的日子相比(路十七26-27)。所以挪亚借方舟得救表明信徒借基督得救,所以方舟可预表基督。

 

例解174:过红海

 

    林前十1-2——“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

    注意:保罗提到以色列人过红海的经历时说,他们是“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按历史事实,他们只是在云柱火柱的引导下经过红海而已(出十四13-31)。但这历史事实的属灵意义,是受洗归入摩西。显然保罗故意将以色列人过红海的经历,按属灵的意义应用在基督徒的受洗方面。否则,保罗完全没有什么理由,用“受洗”来追述以色列人过红海那段历史事实。

    所以按以色列人来说,他们过红海的结果,是归入了摩西,摩西拯救以色列人脱离看得见的埃及和看得见的法老。他们过了红海就不作埃及和法老的奴仆。由摩西引导他们行旷野的路程,所以说“归入了摩西”。但这句话的属灵意义,却是指基督徒受洗归了基督,和罗马书六章1-4节所讲的意义是极接近的。

    使徒将旧约历史事实,按属灵意义套用在基督徒身上,我们根据使徒如此“套用”才知道旧约历史原来是含有这种属灵意义。反之,使徒既然这样按“灵意”应用了,就证明旧约所选记在《圣经》里的历史,是具有正如使徒所解释的属灵意义的。我们应根据使徒和主耶稣怎样领会旧约《圣经》,作为解经之准则。

例解175:铜蛇

 

    约三14——“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民数记廿一章记载以色列人因发怨言被火蛇所咬,后来他们哀求摩西表示悔改。摩西按神的指示造了一条铜蛇,把它举起来,使凡被火蛇咬伤的人,只要一望铜蛇,便可以活着。这件事预表耶稣基督被举起来(为我们钉十字架)。在基督与尼哥底母谈道时,亲自解释了这件事的属灵意义——“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约三14)所以举铜蛇预表基督受死,是主自己的解释。

 

例解176:击打磐石

 

    民数记二十章和出埃及记十六章,都提到以色列人在旷野,因为没有水喝而大发怨言。后来神吩咐摩西击打磐石,流出水来给以色列人喝。使徒保罗向哥林多人解释这件事时说:

    林前十3-4——“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但他们中间,多半是神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

    注意:保罗在这里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而那“随着他们的灵磐石……就是基督”。摩西击打磐石虽是历史事实,却另有属灵的意义,表明基督为我们受击打,叫我们得着属灵的满足。并且以色列人整个旷野路程中,真正引导他们的是“那灵磐石”基督。摩西击打磐石而流出活水,也正是基督引导他们的凭据之一。是神的作为,不是摩西自己能行神迹。

    保罗这样引用,就将旧约和新约的关系连在一起。我们看预表时,更能看出旧约和新约的一贯性了。并且以色列人所信的基督,正是我们所信的基督,只是他们所信的基督是还未来到的基督,是借着各样预表预示将要来临的那位救赎主。(参<例解118119146>)。

 

例解177  :约拿在鱼腹三日三夜

    太十二40——“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

    约拿书一至二章记载先知约拿怎样被抛进海里,被大鱼吞进鱼腹,三日后被吐在岸上。主耶稣引用约拿的经历,讲明他自己也要如此复活。可见约拿被吞在大鱼腹中三日三夜这件事,预表耶稣基督死后三日从死里复活,因为这是基督自己的解释。可见旧约许多事件的发生,虽然看起来好象是偶然的,其实是神有计划的记载在

    《圣经》里,要表明基督各方面的工作。(有关约拿预表基督复活事,详参拙作《天国君王——马太福音讲义》十二章38-40节之注解)

 

例解178:以色列人进迦南

 

    约书亚在摩西死后承继摩西未完的工作,领导以色列人进入迦南。这件事的属灵意义预表信徒在基督里借着信心胜过肉体,得享安息。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因不信与体贴肉体,在旷野飘流了前后一共四十年,没有安息。直到约书亚领导他们过约但河,进入迦南,战胜迦南诸族,才结束了飘流生活。

    希伯来书三章7节至四章11节引述这件事时,把“迦南”用“安息”二字取代了。这样的取代,显明迦南就是预表安息。所谓安息指因信在基督里而得的安息。安息是争战胜利之后的结果。以色列人进入迦南而享平安,不是真正的平安,因为他们没有完全消灭迦南人;但他们的经历却预表信徒因在基督——那真正的约书亚里,享受安息。(详参拙作《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第七册《希伯来书讲义》三7-13注解)

 

例解179:亚当预表基督

 

    罗五14——“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豫象。”

    林前十五45——“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

    注意以上罗马书五章说明亚当是基督的预象。“豫象”按《新约字解》(Dr  W  E  Vine着)原文有象、模型……等意。哥林多前书十五章虽然没有用“豫象”这个字,却直接将亚当代入基督,按灵意“套用”在基督身上,称基督为“末后的亚当”。这种“套用”使我们可以看出在使徒的观念中,显然是把亚当当作基督的预表。((参例解5151))

    使徒保罗在论及教会与基督的关系时。也用亚当与夏娃的关系为预表(弗五29-32)。注意文中文《圣经》以弗所书五章30节的小字有“就是他的骨他的肉”一句,显然是引用创世记二章23节亚当称夏娃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但以弗所书五章32节却说是指“基督和教会说的”。可见亚当与夏娃的关系,是预表基督与教会(参林后十一2-3  ;启十九7),所以亚当预表基督是《圣经》自己的解释。

 

例解180:麦基洗德

 

    创十四18-20——“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

    创世记十四章记载麦基洗德是至高神的大祭司,没提到他的族谱、出生及寿终,却强调他是撒冷王又是神的祭司。后来神又对大卫预言基督要照麦基洗德的等次为大祭司(诗一一○ 4)。显示创世记虽仅简略选载麦基洗德的事,却并非无意义的“随笔”,是有特别用意而选记的。因《圣经》记载这人的出现,目的是可作基督是君王而又是祭司的预表。所以虽然这里只简单的记载,麦基洗德接受亚伯拉罕的十分之一奉献的经过,但希伯来书五章610节,七章1-28节,详细的讲明麦基洗德预表耶稣基督是君王而作大祭司。

    基督不是按照人间一般祭司的体系而作祭司。按人间祭司的体系,必须是利未支派亚伦的子孙,他却是犹大支派大卫的子孙。但麦基洗德既是君王而作祭司,正适合预表基督是君王又是祭司的职分。所以麦基洗德预表基督是君王而为大祭司,这是《圣经》自己的解释。

 

例解181:二妇表两约

 

    本书<例解100>论以经解经时曾引用加拉太书四章21-31节。在此则用于预表方面,作不同之应用。

    加四23-25——“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这都是比方。那两个妇人就是两约。一约是出于西乃山,生子为奴,乃是夏甲。这夏甲二字是指着亚伯拉罕的西乃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因耶路撒冷和他的儿女都是为奴的。”

    注意24节说“这都是比方”。明明是史事,怎能说是“比方”?可见使徒特意要显明,这些事被选记在《圣经》中,是要用作例解,解明某些真理的。按这整段的引用和解释,可见夏甲是预表律法,撒拉预表恩典。想靠律法得救的人,正象夏甲的子孙那样只作奴仆,但是靠恩典得救的人,就象以撒那样是借着信心凭应许作神的儿女。所以在这段经文里的以撒,暗指凭信心得救的信徒。撒拉和夏甲的事被记载在《圣经》里,是要讲明律法的约和恩典的约的分别。旧约的历史和人物,也常是为着表明福音的真理,或警戒新约的信徒而记载下来的。(参拙作《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第四册《加拉太以弗所书讲义》——加四21-31之注解)

 

例解182:以撒

 

    以撒预表耶稣基督是应许中要来的那一位“神的独生子”。主耶稣追述亚伯拉罕等候应许中的以撒时,对犹太人说:

    约八56——“你们的祖宗亚伯位罕欢欢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

    这“看见了就快乐”遥指创世记廿一章4-8节亚伯拉罕生以撒时,夫妇欢乐地摆设筵席的情形。按旧约历史亚伯拉罕所等候神的主要应许有二:(1)神所应许的儿子。(2)迦南的应许地。

    在此,主耶稣既说“仰望我的日子”,“我”一定是指人,即主耶稣,不是迦南地。为什么亚伯拉罕等候应许中的以撒,主耶稣却把他说成是:“仰望我的日子”?可见以撒预表基督。他就是按神的应许要赐下的那一位救主。

    当亚伯拉罕献以撒之后,神起誓向他应许说:“地上的万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创廿二18),这“后裔”按加拉太书三章16节解明是特指耶稣基督说的“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的子孙说的。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

    所以新约一开始记载耶稣基督的家谱的第一句,便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后裔”、“子孙”都可译作“儿子”,表明基督是以撒所预表应许中要来的那位救主,就是神按他的时候赐下的独生子(加四4)。

 

例解183:摩西——那先知

 

    摩西预表耶稣基督是应许中的先知——“耶和华你的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象我,你们要听从他。”(申十八1518

    摩西的一生有许多地方可以预表基督,但《圣经》特别明说的却是他先知的职分。使徒彼得在五旬节对百姓证道时,也引用申命记的话证明耶稣基督就是应许百姓的“那先知”——“摩西曾说:主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象我,凡他向你们所说的,你们都要听从。凡不听从那先知的,必要从民中全然灭绝。’”(徒三22-24,参徒七37

    施洗约翰传道时,法利赛人曾打发人问他说:“你……是那先知么?”(约一2125)。犹太人也受感说:“这真是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约六14,七40)。所谓“那先知”就是犹太人所等候的那位,象摩西拯救以色列人脱离法老之手的“那先知”。可见这观念早已在以色列人弥赛亚之观念之内。

 

例解184:大卫与所罗门

 

1)大卫预表基督是合神心意的王——“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撒上十三14

    在整个列王时代中,大卫是唯一被称为合神心意的王。基督在世时,神曾有几次亲自印证他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三17,十七5;彼后一17;太十二18)。大卫曾向神呼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诗廿二1

    但新约引用这句话时,指明是形容基督在十字架时被神离弃说的(太廿七46,可十五34)。大卫又说:“我的精力枯干,如同瓦片;我的舌头贴在我牙床上。你将我安置在死地的尘土中。”(诗廿二15)——是描写基督在十架上那种干渴的情形。

    16节说:“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新约路七四40;约二十202527都引证这些话,指明已应验在基督身上。18节又说:“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那也是基督被钉十字架时的情形(太廿七35;可十五24;路廿三34)。新约多处引用大卫生平的言行,直接用在基督身上。由此可见大卫是基督的预表。

 

2)所罗门王预表基督是和平的君王(赛九6-7),因神曾向大卫应许——“你寿数满足,与你列他同睡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字,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撒下七12-13

    注意这为大卫建殿的“后裔”,按列王记上五章5节确知是所罗门,而神说他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事实上那直到永远的国权却是指基督。马太福音一章1节所称“大卫的子孙”,直译应作“大卫的儿子”。英译本都作单数”Son  of  David”,且在四福音中常用这称呼(如:太九27,十二23,十五22,二十30……)。犹太人都明白那是指基督说的。

    先知耶利米也预言:“耶和华说……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耶廿三5)正适合所罗门所预表的君王。

    基督自己曾引述南方女王远道前来求听所罗门智慧的事,并解明他自己是比较所罗门更大的一位(太十二42  )。

    总之,所有旧约人物预表,都是根据《圣经》本身的引用。既不能随便解释,也不能轻忽地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