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可喧宾夺主

 

例解132:私意不是灵意

 

    彼后一20——“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

    按照《圣经》,我们该劝勉信徒不要凭私意解经(彼后一20)。可惜不少人把私意或随意的解经看作是灵意的解经,有意无意地把按属灵意义领悟的方法“丑化”、“恶化”。这样做会使人下意识地以为凡带有属灵意义的解经就是曲解《圣经》,却轻轻地忽略了其他“私意”解经的危险。

    不论神学家怎么主张,如果按属灵意义或按精义引用《圣经》,是《圣经》本身的用法,是正意的解经。那就不只是个名词争论的问题了。要是《圣经》实际上有那种用法,而我们却把各种“私意”、“任意”的解经的错误都归入按属灵意义领会《圣经》之中,岂不等于间接否定《圣经》?结果,必然引起那些留心读《圣经》的人的惶惑与疑惧。另一方面却会使人不提防那些咬文嚼字而曲解《圣经》者的偏误。

    《圣经》是神的启示,虽然也用人间的语言文字,但其中主要的信息,却不是人间哲理,乃是神救赎之启示与永远国度的旨意。所论的都是属灵的事,所选记的人间历史与事例,也都朝向说明神对万有之最后完美旨意的实现。其中难免有些事的解释,有《圣经》独特的意义。

    我们研读《圣经》,应探索《圣经》怎样解释它所引用的事倒或道理,从而找出原则,助人了解。却不是、也不应凭人所定出的解经法作为标准,甚至否定了《圣经》自己的解释法。以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例解133:质疑基督时代之《圣经》

 

    上文<例解5>己论及我们可否质疑基督时之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不是希伯来原文,所以新约引用的《圣经》应按旧约原文为准?在此谨再举例如下:

    第一比较:

    太一23——“‘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比较旧约:

    赛七14——“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

    第二比较:

    太二5-6——“他们回答说,在犹大的伯利恒。因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比较旧约:

    弥五2——“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

    第三比较:

    徒七八25-27——“他们彼此不合,就散了。未散以先,保罗说了一句话,说,圣灵借先知以赛亚,向你们祖宗所说的话,是不错的。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比较旧约:

    赛六9-10——“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

    第四比较:

    路四18-21——“‘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就坐下。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他。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比较旧约:

    赛六十一1-2——“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以上所举数例中,新约使徒与主耶稣所用的经句,都与旧约的记载略有出入。我们可否因此认为:因为基督时代所通用的《圣经》是七十士希腊文译本,不是旧约原文,不够权威性,因而否定许多新约引用旧约经文具有“解释”旧约之权威?思考这问题时应留意:

 

1)究竟谁有权否定基督与使徒所引用过的经文,认为基督和使徒因只留意读当时的希腊文译本之旧约,而可能不够准确的领会旧约《圣经》?

 

2)基督与使徒们都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主耶稣十二岁上圣殿坐在教师之间“一面听一面问”有关旧约的《圣经》。使徒中的保罗,更是著名拉比迦玛列的高材生(加一14  ;徒廿二3)。他们从小在希伯来圣经文化之薰陶中长大,对当时希腊文翻译之经节的领会,何以不能作为《圣经》较后的启示对较早的启示的最好注解?

 

3)就以现代一些华人,又在中国文化的薰陶长大的人来说,对二千年前的中国古文中的诗词、文章、学说……,也不容易准确的领会。这样,以二千年后的外邦人研读旧约,能比二千年前当代的希伯来人,对旧约《圣经》领悟更有权威吗?

 

4)除此以外,对于这本出于神的启示的著作,有谁比主耶稣与使徒们获得更多圣灵所指教的言语,明白其正意,“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林前二13)?

 

5)天主教会落在“黑暗时代”中,因为他们建立了一个“权威阶层”,只有教廷与神甫可以解释《圣经》。现今教会似乎想用另一种方式建立“权威阶层”,使人以为只有少数专家才可以明白《圣经》。任何近似的趋势都不是好现象。这类人从来都是属少数的,由某一阶层的人掌握了解《圣经》的权威,弊端就可能渐渐发生!大多数基督徒都不是具“《圣经》学术阶层”的人,难道他们不可能倚靠圣灵明白《圣经》吗?

例解134:如何按正意分解

 

    提后二15——“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私意解经,不单可能利用所谓的“灵意”,也可能利用字义。(见下文例解)所有蓄意曲解《圣经》来成就自己目的的人,可能利用任何一种解经原则来达到目的。

    解经的正确与否,不单是知识、学术,或所谓“严格解经原则”的问题;而且也是个人灵性的造诣,向神的态度与心志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傲慢、自私、贪图名利与虚荣,为肉体辩护,固执而自是,怕失去人的拥戴支持……,虽然很有学术修养,熟识《圣经》,知道解经的原则,还是可能凭私意解经。我们在神面前的心灵不柔和、不良善、不公正,也会影响我们解经的正确性。这就象一个开枪开得准的士兵,不一定就是好士兵,还得看他是为什么开枪?向谁开枪?他是否完全听命于元帅的军兵?

    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就象一个很熟练的木匠,一刀就能把一块木劈成正正的两半。这是知识加上造诣的效果。但还有一项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是一个竭力要在神面前作蒙喜悦的人。解经的人若无心要作神喜悦的人,只求自己的利益和人的喜悦,纵使有丰富的知识、技巧,却仍可能不按正意而按私意强解,或巧妙的曲解《圣经》的。保持讨神喜悦心志,比较开枪准确之技巧更需“竭力”追求。

    在主耶稣时代,法利赛人中的教法师与文士,可说是旧约的解经家。现今时代的原文专家之中,没有谁可与当代的这等专家相比。主耶稣却责备他们如何凭私意曲解《圣经》,例如: